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金文馨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鄭云歌 威海報道
400多個老舊小區改造成功,245處口袋公園相繼建成,87個鄉村振興樣板片區全面推進,千里山海自駕旅游公路建成運營……近年來,威海精致城市建設全域推進,城市品質和城市魅力逐漸彰顯。
“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威海的殷切囑托,為威海城市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可建設精致城市沒有先例可循,這幾年威海市邊探索、邊總結、邊提升,實施了精致城市建設三年行動。
在頂層設計方面,威海市探索建立精致城市指標和政策體系,在全國第一個制定地方性法規——《精致城市建設條例》,第一個頒布了精致城市建設標準體系。
在具體項目上,威海建立了項目庫,實施了一批公共停車場、口袋公園、社區食堂建設項目和老舊小區改造,打造了一批網紅“打卡地”和城市新地標,化解了一批城市發展中的遺留問題。
同時,威海還堅持全域推進,以鄉村振興樣板片區建設為抓手,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提升行動和鄉村文明行動,市級以上美麗鄉村示范村達到430個,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盡管取得一定成績,但精致城市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未來,威海將交出怎樣的一份“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設答卷,如何打造全國精致城市標桿和樣板?在9月16日召開的“山東這十年·威海”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中共威海市委書記閆劍波對這一問題作出了解答。
特色風貌是城市的個性和靈魂。在塑造城市風貌方面,威海將立足威海山、海、灣、灘、島、泉等資源和特有的歷史文化,統籌考慮區域功能、建筑布局、風格色彩、設施配套、市政服務、景觀綠化等要素,分級制定精致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精雕細琢每一個街區、每一棟建筑、每一處公園,做到單體出精品、組群有風格、整體創特色,讓“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城市風貌更加鮮明。
最近威海獲批了全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試點的目的就是要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在持續提升城市功能方面,威海將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提高城市體檢的精準度和覆蓋面,完善社區食堂、口袋公園、公廁、停車場等便民設施,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城市老舊小區改造,持續推動“瓶頸路”打通和市政道路整治提升,有效解決交通擁堵、停車難等“城市病”,讓城市更有品質、更有溫度。
近年來,威海市狠抓城市精細化管理,形成了“紅色物業”等一批典型經驗。下一步將結合智慧城市建設,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運用,依托城市運行指揮平臺,推動城市“一網通管”,探索城市全場景智慧應用,讓市民暢享智慧生活。
閆劍波表示,威海市還將把建設精致城市與衛生城市、文明城市、生態城市等建設結合起來,用精致理念統領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提升精致城市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金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