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th7pp"></cite>
<cite id="th7pp"><video id="th7pp"><thead id="th7pp"></thead></video></cite>
<cite id="th7pp"><strike id="th7pp"><listing id="th7pp"></listing></strike></cite><var id="th7pp"><strike id="th7pp"></strike></var>
<var id="th7pp"><strike id="th7pp"></strike></var>
<var id="th7pp"></var><var id="th7pp"><strike id="th7pp"><listing id="th7pp"></listing></strike></var>
<cite id="th7pp"><strike id="th7pp"><thead id="th7pp"></thead></strike></cite>
<cite id="th7pp"></cite><var id="th7pp"><video id="th7pp"></video></var>
<menuitem id="th7pp"><strike id="th7pp"></strike></menuitem><var id="th7pp"></var>
<cite id="th7pp"><video id="th7pp"><thead id="th7pp"></thead></video></cite>
<var id="th7pp"><strike id="th7pp"><listing id="th7pp"></listing></strike></var>
<cite id="th7pp"></cite>

加快威海市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2022-12-07 09:06:30 來源: 大眾網 作者:

  2021年,威海市堅持“鏈長+鏈主”工作推進機制,扎實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協同發展,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鏈53家規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7.8億元,同比增長27.8%;利潤總額16.5億元,同比增長30.3%,距離建成百億級產業鏈僅有一步之遙。高性能復合材料產業集群被列為山東省首批12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之一,并入選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庫。

  突出整體提升,帶動產業規模壯大

  國內碳纖維產業權威期刊《全球碳纖維復合材料市場報告》開篇用“燦爛”一詞形容2021年的國內碳纖維產業,市場需求旺盛,持續高速增長。受碳纖維產業宏觀大環境帶動,2021年威海市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鏈營收、利潤兩大指標繼續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長。光威復材作為全省碳纖維產業鏈唯一的“鏈長”企業,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6.7億元,同比增長23.25%,2022年新簽三個大項訂貨合同金額超過20億元。

  原絲及碳纖維生產環節:拓展纖維T700S級/T800S級高強度碳纖維高效制備技術產業化項目建成投產、M40J/M55J級高強高模碳纖維產業化項目批量生產,預計2022年底將再建成一條T700S級碳纖維生產線,實現威海本地4000噸生產能力。

  預浸料及復合材料環節:2021年,寶威新材料(環翠區)碳纖維預浸布產量突破400萬平方米,營收同比增長48.3%。中威北化科技(高區)、匯興纖維(文登區)等實現跨越式增長,兩家企業營收增幅均超過70%,同時新增恒諾鑫科復合材料(高區)、盟聯碳纖維制品(環翠區)等在建企業。

  配套裝備環節:捷諾曼自動化(經區)建成自動化新型氫氣瓶示范生產線,光興自動化設備自主研發成功復合材料干法智能五軸纏繞技術。

  下游應用環節: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的本地配套率持續提升,目前51家下游應用企業中,27家完全使用國產碳纖維,占總數的53%,其中7家全部使用本市產碳纖維,占總數的13.7%。

  突出科技研發,增強產業技術優勢

  2021年,依托光威復材成功爭創山東省碳纖維技術創新中心,光威復材被推薦申報國家第一屆國防科技工業先進集體(全省唯一)、拓展纖維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專用項目)。

  裝備制造方面:拓展纖維先后攻克超高溫石墨化爐設計制造、自動鋪絲鋪帶設備等裝備制造瓶頸,填補了國內碳纖維裝備制造領域空白。光威精密機械的高效高柔性大型數控鋪絲系統榮獲首屆山東省新材料產業智能制造大賽一等獎。寶威新材料建成碳纖維預浸布智能工廠,實現基于5G的設備信息互聯互通和系統化集成,為碳纖維產業智能化發展樹立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行業標桿。2022年,拓展纖維將重點突破上漿劑制備關鍵技術,形成與國產碳纖維的良好匹配,實現上漿劑的國產化及產業化制備。

  技術創新方面:拓展纖維連續突破高分子量聚合原液聚丙烯腈分子鏈規整度調控、快速預氧化碳化、干噴濕紡T700級碳纖維制備等關鍵技術,繼續保持威海市在國內碳纖維產業領域技術創新的優勢地位。在新材料領域率先試行以“揭榜掛帥”機制招攬專家人才破解企業“卡脖子”難題,發布18項總金額6600萬元的重大技術需求,目前已有12個項目揭榜、2個項目自行完成研發。

  產品研發方面:光威復材實現Ш型儲能氫氣瓶用碳纖維產業化,完成部分型號高強高模型碳纖維10噸級工程化制備,正在加快建設高性能碳纖維研發及產業化生產線項目,進一步滿足T1100、M65J、高強高模高韌、大絲束低成本碳纖維等新型號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需求。

  突出配套協作,拓展產業應用領域

  在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領域組建全市首個產業鏈聯盟,并牽頭成立膠東經濟圈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鏈聯盟,集聚43家聯盟成員單位合力,共同推進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鏈配套協作、整合提升。

  航空航天領域:舉辦“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論壇”、“航空復合材料零件高效制備之鋪絲鋪帶技術研討會”,促成光威復材與中國商飛集團、中國航空動力研究院等達成合作協議,為中國商飛集團配套的T300、T800級碳纖維、阻燃預浸料均已通過PCD(適航認證體系)批準。

  軌道交通領域:圍繞復合材料輕量化材料精密成形技術領域,積極推進與青島中車等整車生產企業配套合作,并形成阻燃樹脂及預浸料、復合材料排障器、設備艙部件等一系列標志性成果,聯合申報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車輕量化車體技術研究項目。

  新能源領域:搶抓山東半島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山東省打造國內領先的氫能產業發展高地等重大戰略機遇,加強與明陽風電、大金重工、濰柴動力等龍頭企業對接合作,其中與北京科泰克公司合作生產的T700S/T800S級碳纖維通過性能驗證,已實現批量供貨生產儲能氫氣瓶。目前正在加緊推動科泰克公司在威海市注冊成立碳纖維儲能氫氣瓶生產企業,籌劃推動新公司與光興自動化、捷諾曼自動化等威海市裝備配套企業合作建設氫氣瓶生產線。

  建筑固強領域:作為未來產業鏈下游應用的重要方向,通過與上海悍馬建筑科技等業內重點企業合作,光威復材的建筑固強板用碳纖維銷售量逐年增長。

  突出精準服務,提高綜合保障質效

  組織召開“全市碳纖維產業鏈座談會”,牽頭從解決企業用能成本、市外研發機構補助、產業人才住房等方面,逐一將市委主要領導指示精神落到實處。

  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支持臨港碳纖維產業園獲批山東省特種纖維及復合材料工程中心,到2021年底累計入園43家企業和科研平臺,15個產業鏈項目和1個綠色能源項目簽約落地,預計全部項目設備投資超過10億元,達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

  加強政策扶持:制定出臺《支持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鏈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作為第一批威海市2022年支持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印發實施。

  加強人才支撐:會同舉辦“中國(威海)新材料產業創新與發展大會暨2021威海國際英才創新創業大會”、第六屆“光威杯”中國復合材料學會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吸引高端產業人才、創新資源向威海市聚集。

  加強資金保障:2021年,推薦光威能源新材料等7家產業鏈企業獲批國家級、省級新材料首批次產品保險補償資金2200多萬元;通過市級支持先進制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等專項資金為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提供資金支持1266萬元;為豪仕達科技、新光電碳制品等產業鏈企業發放優惠貸款6000萬元、撥付貸款貼息48萬元。

  (通訊員 陳萬芳)

初審編輯:宋陽

責任編輯:王陸見

相關新聞
篮彩app